。ㄒ唬┯|控市場小幅增長,OLED帶來新增量
觸控系統已經成為消費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觸控模組出貨量有可能突破20億臺,增長率接近6%,產值達到310億美元。
觸控模組廠商主要集中大陸和臺灣地區。近年來眾多大陸企業進入,造成產能過剩,出現價格戰。目前產業進入整合期,出現大者恒大的趨勢。
2013~2019全球觸控面板出貨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觸控產品市場供需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3 ~2019年全球觸控產品產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占90%出貨量,二者的快速普及帶動出貨量迅速增長。智能手機2013、2014年出貨量增加約3億部,明顯多于其他年份。2010~2013年觸控產品出貨量爆發式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隨著手機市場市場趨于飽和,觸控的增長也趨于平緩。外掛式、表嵌式和內嵌式占比最多。表嵌式和內嵌式占比呈擴大趨勢。
2013 ~2020全球觸控面板應用產品出貨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2013 ~2020年不同技術類型觸控面板出貨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7~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最近市場增長的動力將來自于新興市場和新應用領域。新興市場如印度等,對于搭載觸控系統的電子產品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新的應用領域,如車載應用、可穿戴產品以及工控醫療市場等需求旺盛。預計2017年車載應用和智能手表觸控的出貨量分別為0.55億片和0.21億片,增長率分別約為13.4%和23.5%。盡管增長較快,但是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相比,數量仍然較少。
2014~2019年車載應用觸控出貨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9年智能手表觸控出貨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觸控面板從技術上可以分為外掛式(out-of-cell)、內嵌式(in-cell)、表嵌式(on-cell)。外掛式通過貼合與顯示屏成為一體,該方案主要由觸控廠商主導,根據基板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薄膜外掛式和玻璃外掛式。而內嵌式和表嵌式則是分別制作于顯示屏的內部和表面,此兩種方案主要由面板廠商生產。蘋果自iPhone 5S起采用內嵌式觸控。2015年蘋果在iPhone 6S導入壓力觸控,采用外掛式觸控。
內嵌式和表嵌式技術日益成熟,市場滲透率逐漸攀升。預計在2017年智能手機內嵌式觸控占比將提升至29.6%。表嵌式受益于OLED面板熱潮,預計將提升至26%。而外掛式則可能下滑至42.8%。
2016 ~2021年OLED顯示屏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2019年機智能手機 OLED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OLED對LCD進行替代已成為趨勢。
三星在OLED面板上集成表嵌式觸控。但是蘋果出于三星產能和供應鏈管理的考量,可能會使用GFF外掛式觸控。受益于OLED加速滲透,有穩定良品率和成本優勢的外掛式觸控市場占有率將會提升。短期來看外掛式觸控可以快速兼容至OLED屏。未來隨著面板廠商技術和良率的改善,可能會使用表嵌式觸控。外掛式同樣適用于柔性觸控并具有自身的優勢。國內面板廠商估計將于2017年底至2018年逐漸釋放OLED產能。
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出貨量和占比逐漸上升也有利于國內觸控廠商出貨量上升。數據顯示2014~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出貨量從4.5億部左右上升至6.29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比重也從40%上升至46%,預計2017年將升至50%。
2016 、2017年智能手機觸控方案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2014 ~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出貨量及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電容觸摸屏工作原理:上一篇
沒有了!:下一篇